2022年江蘇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科目重點問答解析9
2022年江蘇成人高考考試時間定于2022年11月5日和6日,準備報考專升本層次的考生,需參加政治、外語及專業基礎課三門必考科目的考試,成考幫考前輔導平臺提醒各位考生提前進行復習,科學備考。此外,成考幫考前輔導平臺為幫助各位考生更有效的復習,將逐步對各層次、各科目的復習重點進行整理發布,以供考生參考。本次更新內容為《2022年江蘇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科目重點問答解析9》,請考生注意。
1、簡述物候節律及其意義。
生物長期適應于一年中溫度的寒暑節律性變化,形成與此相適應的生物發育節律稱為物候。植物的物候變化非常明顯;動物對不同季節食物條件的變化以及對熱能、水分和氣體代謝的適應,導致生活方式與行為的周期性變化。物候研究觀測的結果,可應用于確定農時、確定牧場利用時間、了解群落的動態等,特別是,對確定不同植物的適宜區域及指導植物引種工作具有重要價值。
2、簡述極端低溫對生物的影響及生物的適應。
溫度低于一定的數值,生物便會因低溫而受害,這個數值便稱為臨界溫度。在臨界溫度以下,溫度越低生物受害越重。長期生活在低溫環境中的生物通過自然選擇,在形態、生理和行為方面表現出很多明顯的適應。
3、簡述極端高溫對生物的影響及生物的適應。
溫度超過生物適宜溫區的上限后就會對生物產生有害影響,溫度越高對生物的傷害作用越大。如高溫可減弱光合作用,增強呼吸作用,使植物的這兩個重要過程失調,還可破壞植物的水分平衡。生物對高溫環境的適應表現在形態、生理和行為3個方面。
4、簡述水生植物對水因子的適應。
水生植物在水體環境中形成了與陸生植物具有很大不同的特征:一是具有發達的通氣組織,以保證各器官組織對氧的需要。二是機械組織不發達甚至退化,以增強植物的彈性和抗扭曲能力,適應于水體流動。
5、簡述土壤物理性質對生物的影響。
土壤的質地分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類。緊實的粘土和松散的沙土都不如壤土能有效的調節土壤水和保持良好的肥力狀況。土壤結構可分為團粒結構、塊狀結構、片狀結構和柱狀結構等類型。具有團粒結構的土壤是結構良好的土壤。
土壤的質地和結構決定著土壤中的水分、空氣和溫度狀況,而土壤水分、空氣和溫度及其配合狀況又對植物和土壤動物的生活產生重要影響。
溫馨提示:專升本《生態學基礎》科目的考試時間是上午9時至11時3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滿分150分。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本文地址:http://m.shhaowei.com.cn/zsbstxjc/11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