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蘇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科目重點問答解析10
2022年江蘇成人高考考試時間定于2022年11月5日和6日,準備報考專升本層次的考生,需參加政治、外語及專業基礎課三門必考科目的考試,成考幫考前輔導平臺提醒各位考生提前進行復習,科學備考。此外,成考幫考前輔導平臺為幫助各位考生更有效的復習,將逐步對各層次、各科目的復習重點進行整理發布,以供考生參考。本次更新內容為《2022年江蘇成人高考專升本《生態學基礎》科目重點問答解析10》,請考生注意。
1、簡述土壤化學性質對生物的影響。
土壤酸堿度是土壤各種化學性質的綜合反應,它對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土壤有機質的合成與分解、各種營養元素的轉化和釋放、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以及動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都有著重要影響。土壤有機質雖然含量少,但對土壤物理、化學、生物學性質影響很大,同時它又是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動所需的養分和能量的源泉。植物所需的無機元素主要來自土壤中的礦物質和有機質的分解。
2、簡述土壤母質對生物的影響。
母質是指最終能形成土壤的松散物質,這些松散物質來自于母巖的破碎和風化(殘積母質)或外來輸送物(運移母質)。土壤的礦物組成、化學組成和質地深受母質的影響。基性巖母質多形成土層深厚的粘質土壤,同時釋放出大量的營養元素,呈堿性或中性反應。沖積物母質質地較好,營養豐富,土壤肥力水平高。
3、空氣主要組成成分的生態作用有哪些?
氮是一切生命結構的原料。大氣成分中氮氣的含量非常豐富,但綠色植物一般不能夠直接利用,必須通過固氮作用才能為大部分生物所利用,參與蛋白質的合成。固氮的途徑一是高能固氮;二是工業固氮;三是生物固氮。氧氣是動植物呼吸作用所必需的物質,絕大多數動物沒有氧氣就不能生存。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在一定范圍內,植物光合作用強度隨二氧化碳濃度增加而增加。對于動物來說,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會影響動物的呼吸代謝。
4、簡述生物對風的適應。
風是許多樹種的花粉和種子的傳播者,風媒植物特有的花形和開花時間均是風媒植物對風的適應。在多風、大風的環境中,能直立的植物,往往會變得低矮、平展,并具有類似旱生植物的結構特征。“旗形樹”也可以說是樹木對盛行強風的適應。
5、簡述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對于整個生物界的生存和發展是極為重要的,它不僅影響每個生物的生存,而且還把各個生物連接為復雜的生命之網,決定著群落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同時,生物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中產生了協同進化。
植物之間的相互關系主要表現在寄生作用、偏利作用、偏害作用、競爭作用、他感作用等方面。動物和動物之間,除了互相產生不利的競爭和捕食關系之外,還有偏害、寄生、互利等相互作用方式。動物與植物的相互關系除了植食作用以外,還表現有原始合作、偏利作用和互利共生作用等。微生物與動物和植物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為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溫馨提示:專升本《生態學基礎》科目的考試時間是上午9時至11時3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滿分150分。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本文地址:http://m.shhaowei.com.cn/zsbstxjc/11386.html